手足口病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别名:手足口综合征
就诊科室:感染科,儿科,皮肤科
李兴旺医典专家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
国家卫健委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本词内容由百度健康医典原创,三审三校

概述
  • 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
  • 以手、足、口等部位散发性皮疹和疱疹为主
  • 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
  • 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偶有重症可有后遗症

疾病定义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也被称为“手口足综合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疱疹和全身发热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发生死亡。

流行病学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我国各地全年均有发生,每10万人中约有37~205人发病,10万病人中约有6~51人病死于该病。

传染源

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的隐性感染率高(成年人感染后几乎无临床症状)。在湿、热的环境下此类肠道病毒更容易繁殖、生存,并可以通过感染者的排泄物、鼻咽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

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是密切接触,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洗漱用品、贴身用物、玩具、食具以及床上用品等都可引起感染;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用污染的食物亦可感染。

易感人群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5岁以下儿童尤为易感。

高发地区

手足口病分布广泛,无明显地区性。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均可见发病,在温带地区以夏秋两季为多见。

我国近年来的疫情报告资料显示,每年7月北方地区手足口病发病数达到最高;而在南方地区,手足口病发病有两个高峰:每年 5 月和 9-10 月。

疾病类型

根据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把手足口病分为三种类型:

手足口病普通型

一般是处于出疹期的患者,病情较轻,绝大多数在此期痊愈。

手足口病重型

处于神经系统受累期的患者,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大多数可痊愈。

手足口病危重型

此型分为两个阶段,处于心肺功能衰竭前期的患者,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持续时间仅为为数小时,及时识别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当发展至心、肺、脑功能衰竭期时,病死率极高。

病因

手足口病的病因是肠道病毒感染,病毒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侵入机体引起疾病的发生发展。

基本病因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感染而发病,但是多样性症状、重症/危重症患者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

一般认为,病毒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侵入机体后,主要与咽部和肠道上皮细胞表面相应的病毒受体结合,病毒和受体结合后经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

肠道病毒主要在扁桃体、咽部和肠道的淋巴结大量复制后释放入血液,引起相应组织和器官发生一系列炎症反应,少数病人由于病毒在靶器官广泛复制而引起重症感染,可引起多种并发症。

诱发因素

  • 免疫力低下的婴幼儿更易发病;
  • 在儿童集体生活环境中,儿童易于接触到病毒污染的手、生活用品、食物以及玩具、与隐形感染者亲密接触,导致该病易于集中发病。
症状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可伴有或不伴有发热,以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散在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伴有多种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发生死亡。

典型症状

出疹期症状

手足口病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在发病早期,患者常表现为疲倦、食欲下降、有低热、身体不适、腹痛等前驱症状。发热1~2天后可在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大小般的水疱,手、足、臀部等处出现红色小斑丘疹、疱疹。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

神经系统受累期症状

少数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一般在病程1~5天之内。具体表现为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肌无力、颈项强直等症状,类似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脊髓炎的症状体征。

心肺功能衰竭前期症状

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表现为心率和呼吸加快、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血压升高等症状。此期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危重型,及时发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心肺功能衰竭期症状

患者表现为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或血性液体。严重者血压降低,或有休克,会快速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危及生命。

恢复期症状

处于恢复期的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逐渐减少,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少数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在发病之后2~4周,可出现脱甲。

就医

在夏季和秋季这两个手足口病高发季节,父母应引起注意,随时观察儿童的身体状况。若学龄前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出现身体发热伴手、足、口、四肢和臀等部位的皮疹,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皮疹分布特点,极可能为手足口病,应带儿童来医院及时就诊。

诊断流程

1. 患儿如出现发热,手、足、口等部位出疹,个别患儿也可以无皮疹,则应到门诊就诊,积极配合主治医师的问诊,病史采集内容包括:

  • 疾病的接触史;
  • 年龄及发病时间;
  • 全身皮疹或疱疹状况;
  • 患儿的症状及表现;
  • 有无既往史。

同时,要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况、呼吸、脉搏、四肢皮温等。对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告知家长观察要点,此时家长应引起注意,如果允许回家也应遵医嘱定期进行随诊。

2. 若患儿出现精神差、嗜睡、烦躁、肌无力、颈项强直等症状,应该听从医生安排住院治疗,随时监护生命体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辅助检查。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必要时吸氧、脱水降颅压。

3. 若患儿出现心率增快、呼吸增快、出冷汗、四肢末端发凉、血压升高等症状,转入ICU治疗,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有条件者进行有创监测。此时应该配合医生安排进行积极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诊断依据

医务工作者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病原学和血清学的检查结果,做出诊断,积极实行治疗及护理。

就诊科室

儿科、感染病科或皮肤科。

相关检查

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CRP)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病情严重者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CRP)一般可升高。

血生化检查

一般患者的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轻度升高;一些病情危重的患者会出现有肌钙蛋白(CTNL)和血糖升高。

末梢血白细胞

一般患者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大多正常,重症患者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病原学检查

留取咽拭子和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学检测,检测出阳性或分离到肠道病毒即可确诊。

血清学检查

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EV71或者其他肠道病毒中和抗体相比较于之前有4倍以上升高,即可以确诊。

血气分析

呼吸系统受累时,可有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以及酸中毒的表现。

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危重病例多核细胞可多于单核细胞,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时脑脊液细胞数可增多,蛋白也会升高。

胸部X线

重症及危重症患儿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时,可表现为双侧肺部纹理增多,两肺野透亮度减低,呈现网格形状,可有阴影,也有部分患者以单侧肺部改变为主。

核磁共振(MRI)

如果累及到神经系统,可以观察到脊髓灰质和脑干的损害。

脑电图

神经系统受累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慢波。

超声心动图

重症患儿可出现心肌收缩或舒张功能减低,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射血分数降低等。

鉴别诊断

多数普通病例表现为急性起病,手、口、足、臀等部位散发性疱疹,因此可根据其临床表现做出诊断。但是由于部分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复杂性、多样性,也有患者不伴有发热,皮疹症状不典型,因此临床诊断比较困难,需要多种检查辅助来进行判断,如病原学检查或血清学检查。

具体鉴别诊断包括:

治疗

目前没有特效的抗该类病毒的药物和特异性治疗手段。在治疗方面,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治疗方法通常为对症治疗,发病期间应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同时还需要做好皮肤和口腔的清洁护理,注意休息,饮食宜清淡,富含营养。

急性期治疗

在急性期,可累及神经系统。少数病例除了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外,可发生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脑干脑炎、脊髓炎等。对于这样的患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治疗:

  • 控制颅内高压,限制患者的入量,记录好出入量;积极给予甘露醇降颅压治疗,每次0.5~1.0 g/kg,每4~8小时一次,在20~30分钟内快速静脉滴注完毕;必要时加用呋塞米,利尿治疗;
  • 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参考的剂量为:甲泼尼龙1~2mg/(kg·d),氢化可的松3~5mg/(kg·d),地塞米松0.2~0.5mg/(kg·d),病情稳定之后,遵医嘱减量或者停用;
  • 酌情应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

在急性期,患者可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对于这样的患者,应该应用扩血管药物如米力农,维持量从0.25μg/(kg·min)起始,逐步调整剂量,最大可达 1μg/(kg·min),用药一般不超过72h。

一般治疗

治疗原则主要为对症治疗:降温、镇静、防止高热惊厥。

普通病例于门诊进行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积极控制高热。

体温超过38.5℃者,采用物理降温(温水擦浴、使用退热贴等)或应用退热药物治疗。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呼吸支持准备;也可使用水合氯醛灌肠抗惊厥;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保持患儿安静,注意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在确诊手足口病的时候,已经过了最有效的治疗阶段,而且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和特异性治疗手段,所以不提倡用抗病毒的药物。

早期可使用的药物

干扰素α喷雾或雾化,因为抗病毒药一般在发病 24 小时到 48 小时前使用效果最佳。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早期使用可有一定疗效,但需关注其不良反应及生殖毒性。

严重可使用的药物

降颅压、血管活性药物对症治疗等,必要时可以考虑液体疗法。

不推荐使用的药物

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单磷酸阿糖腺苷等药物治疗。因为目前为止没有循证学证据表明其有效,且这些抗病毒药物都会有副作用,故不建议使用。

手术治疗

该疾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

可以应用清热解毒的中草药。

  • 对于急性期出现低热、流涕咳嗽、咽红疼痛或纳差恶心可用“银翘散”方剂;
  • 对于高热持续,口腔、手足、臀部、四肢疱疹分布稠密,可用“清瘟败毒饮”方剂;
  • 对于合并高热不退,频咳气急等并发症,可用“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方剂;
  • 对于口干咽痛的情况,在疾病康复期,可在沙参麦冬汤方剂里,加生地黄、芦根养阴生津,清热润咽。
预后

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一般在1周内痊愈,无后遗症。少数重症患儿发病后迅速累及神经系统,表现为脑干脑炎、脑脊髓炎、脑脊髓膜炎等,发展为循环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患儿死亡率高。

并发症

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病情较轻,大部分患儿不需要特殊治疗便可康复,通常在7~10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

病毒性脑膜炎

该并发症是一组由于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脑膜急性炎症性的疾病,临床以发热、头痛和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85%-95%的病毒性脑膜炎由肠道病毒引起。

心肌炎

心肌炎常由普通病毒感染或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反应导致。可表现为急性胸痛、心悸、无明显诱因的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晕厥或心源性猝死。

肺炎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此病由致病微生物如肠道病毒引起,起病急,以寒战、高热、咳痰、胸痛、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

其他并发症

肺水肿、肺出血、脑脊髓炎、急性迟缓性麻痹等,个别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

日常

没有特殊症状的手足口病患儿仍需要在家隔离7~10天左右。家长应注意观察病情好转情况以及皮肤情况。同一型的肠道病毒一般不会反复感染,但不同类型的肠道病毒感染可再次引起该疾病,平时要注意卫生以防止感染。为预防其他类型肠道病毒的感染,建议最好到医院复查。

家庭护理

  •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接触不洁物品后要用肥皂水或洗手液等给儿童冲洗。
  • 避免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 看护人在接触儿童前、帮幼童更换尿布后、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做到勤洗手、勤剪指甲,减少病毒侵袭的机会。
  •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有条件者进行消毒处理。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 清扫厕所时,清洁人员应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如:超市、游乐园、广场。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 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掩住口鼻,以免传播疾病。
  • 经常带儿童到室外晒太阳,紫外线可有效杀灭肠道病毒EV71型病毒。另外,家居物品如衣被等也要勤暴晒。
  • 家长随时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情况,注意有无退烧、疱疹消退结痂等病情好转情况。如果病情继续发展,患儿哭闹、疱疹严重,合并肺部、心脏等病变应及时就诊。

日常生活管理

运动管理

患病期间增加休息,不要剧烈运动,避免劳累,避免体力活动。病情好转后,可以散步、做广播体操,运动期间掌握活动量,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头晕、疲劳等不舒适的情况时,应停止运动。患者运动时旁边应有人陪同,以确保安全。

饮食管理

  • 起病初期,由于口腔疼痛导致患者畏食。饮食以牛奶、豆浆、米汤、蛋花汤等流质食物为主,少食多餐,维持基本的营养需要。为了避免进食时引起疼痛,食物要不烫、不凉,味道要不咸、不酸。用吸管吸食比较好,可以减少食物与口腔粘膜的密切接触。
  • 起病中期,必要时给予软食或者是流质的食物,可以把蔬菜瓜果榨成汁,让患者食用。不应当给予坚硬的食物或者是辛辣刺激的食物,冰冷的饮食和酸性食物也尽量避免,因其会刺激口腔,使口腔疼痛的感觉加剧。治疗期间应注意不吃鱼、虾、蟹。
  • 退热期间,口腔疼痛会减轻,饮食以泥糊状食物为主。可以食用苹果泥、香蕉等糊状食物;可饮用牛奶,以提供优质蛋白质;可吃香蕉,补充维生素,且润肠通便。
  • 恢复期间,每天可以多次饮食。量不需太多,尽可能提供高营养食物,如牛奶、鸡蛋羹、炖鸡汤等,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大约10天之后恢复正常饮食。

日常病情监测

  • 对于普通儿童,如有咳嗽、流鼻涕、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伴有手、足、口、臀部等部位的散发性皮疹和疱疹要引起高度重视,考虑就医。
  • 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果在家治疗期间,儿童出现持续发热、精神不好、易惊、肢体颤动、呕吐等症状,一定要到医院就诊,防止病情发展,从而累及呼吸、神经和循环系统。

特殊注意事项

  • 注意消毒隔离,避免患者与外界接触。患者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消毒方法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在日光下暴晒。
  • 由于患者大多是儿童,不会漱口,可使用一些喷剂减轻疼痛,口服甘草锌促使口腔黏膜早日愈合。
  • 注意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儿童的衣服和被褥要保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做到经常更换。衣着尽量选择纯棉、宽大的类型。床铺应平整干燥。
  • 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引起继发细菌感染。
  • 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可以洗澡,但因为有皮疹和疱疹,在洗澡的过程中不能硬搓,以防破溃,引起细菌感染。洗完澡后要及时把皮肤擦干,有疱疹的地方先观察有没有破溃。浸湿破溃需要及时用碘伏进行消毒,防止感染。
  • 臀部有皮疹的婴儿,应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预防

一般预防措施

加强手足口病宣教,保护易感人群,加强家长的防病意识,手足口病患儿做好隔离,对幼儿园儿童普及防病知识,教育儿童吃充分加工煮熟的食物,喝开水,不咬玩具,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饭前便后勤洗手,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开展消毒工作

及时全面开展内外环境的消毒工作,以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为重点,切断传播途径。比如楼道、厕所、地面的清洗消毒;对于孩子们日常接触的玩具、餐具、书桌、地面进行全面消毒;托幼机构的教室和宿舍更要做到:通风良好,空气清新,勤晒被褥、衣服。严格消毒毛巾、水杯、食用具,玩具等。

积极开展疫情监测和隔离治疗

各级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收到医疗机构的疫情汇报后,应对患儿的发病全程追踪随访,对儿童的身体健康情况跟踪调查以及幼儿的医学观察,对家长提出合理化建议;指导托幼机构加强责任心,做好晨检,提高幼儿教师的预防知识。托幼机构要建立传染病登记制度,做好记录,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

接种疫苗

目前为止,疫苗只是针对肠道病毒EV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包括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它是属于二类疫苗,是自费疫苗,手足口病疫苗价格多在200元左右,具体的价格以当地正规医院为准。

一般基础免疫注射2次,间隔1个月,尽量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工作。该病的危害大,有必要打疫苗进行预防,但也应注意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

参考资料
[1]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
[2]《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九版)
[3]美国CDC网站(https://www.cdc.gov/DiseasesConditions/)
以上内容由李兴旺主任医师参与编审,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