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小小罗盘指引交通建设者征服世界屋脊
发布时间:2022-10-10
分享到: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推出百集微纪录片《信物百年》,以“红色信物”为切入点,由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100家国有企业负责人介绍企业的传家宝,以小见大,以物证史,揭开企业澎湃发展历程背后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见人、见物、见精神,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今天,为您分享《信物百年》第13集《征战世界屋脊的罗盘》,听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彤宙讲述“两路”建设者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之时
  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
  中国交通建设的先驱们
  面临高寒缺氧、灾害频发的恶劣环境
  克服物资匮乏、风餐露宿的条件限制
  跨怒江天险、攀横断山脉
  渡通天激流、越巍峨昆仑
  完成了川藏、青藏公路的修筑
  创造了世界公路修筑史上的奇迹
  
  以下视频来源于 央视财经
  ▲《信物百年》第十三集《征战世界屋脊的罗盘》
  
  1954年12月25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焦急地等待一个15分钟前就该到来的电话。“雅安雅安。”“北京!你是北京中央台?我是雅安!”1954年12月25日,一个从雅安发出的电话信号,在15分钟里,通过了成都、西安、太原……一站又一站的接力,只为了传递一个消息。“通车了!康藏公路和青藏公路通车了!”71年前,共和国交通建设的先驱们就是在这只罗盘的指引下,穿过雪域高原,跨越绝地天堑,在世界屋脊上完成了新中国的第一号交通重点工程。筑路先辈的牺牲奉献,创造了世界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被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
  党旗所指 使命必达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稳藏先修路。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分裂西藏的图谋,改变西藏贫穷落后面貌、促进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毛主席发出“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指示,作出修筑康藏(后称川藏)、青藏公路的战略决策。
  入藏道路之艰难险峻举世皆知。川藏公路沿途泥石流、沼泽、塌方、雪崩、水毁等灾害频繁,穿越横断山脉的14座大山,横穿龙门山、通麦、甘孜等8条大断裂带,堪称“地质灾害的博物馆”。青藏公路在海拔4千米以上的“生命禁区”青藏高原施工,高原缺氧、气候瞬息万变、多年冻土不化,很多路线要在连藏羚羊都无法立足的悬崖峭壁上通过。修筑“两路”,不但在中国筑路史,就是在世界公路修筑史上也是石破天惊之举。
  
  
  要修路,必须要先勘测地形地貌,经过线路比选后再进行修筑。在当时的西藏,甚至没有一张完整的地图,全得靠勘测人员用简陋的工具和双手双脚去丈量。图上的这只老式地质罗盘,就是当年修筑“两路”时最先进的勘测工具之一,它的功能就是指引方向、勘测地形。
  中国筑路前辈们就是靠它的指引,踏入世界屋脊,翻越一座座雪山,跨过一个个无人区,身体游走于悬崖峭壁,生命悬于一线之间,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境,以忠诚、担当甚至生命,完成了“两路”的踏勘建设工作。
  建设川藏高速公路时,人们用无人机测绘技术对川藏路进行了重新测量,其结果竟然和当年依靠罗盘指引找出的路线相差无几。这是踏勘人在世界屋脊上创造的工程奇迹。
  王彤宙在讲述时动情地说,71年过去了,这只罗盘的外观和功能都完好如初。握起它,筑路人踏勘的模样就浮现在眼前,当年,在总长4360多公里的“两路”上,牺牲了3000多名英烈,算下来大约每一公里就将近有一位筑路人献出生命。
  
  修筑“两路” 砥砺前行
  
  
  这只罗盘的主人是齐树椿——川藏公路踏勘测量队长,中交集团退休职工。在当时出版的《新观察》杂志封面的油画上,齐树椿手拿罗盘,在雀儿山上勘察地形。画中的他才40多岁,头发却已经花白,苏联专家赞许他是“独眼设计师”,环境恶劣加之长期营养不良,恰值英年的齐树椿单目失明。有人说他是“带枪的工程师”,面对进藏公路上匪患猖獗、野兽横行,他屡屡置之度外。也有人说他是“赤脚测绘员”,不到五年里跑了数万公里,用脚翻越百座峻岭,踏勘比选出青藏公路的最终路线。
  1956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上,齐树椿作为修筑川藏公路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受到毛主席接见。齐树椿在大会上作了“雪山冰川挡不住我们”的主题发言,向毛主席报告川藏公路技术人员的感人事迹。
  
  ↓齐树椿汇报内容节选↓
  康藏公路全长2200多公里,穿过14座大山,可是我们的踏勘队为了找路,却跑了不止25000公里,翻了几百座大山。我们踏勘队里有许多人都是第一次到这样的地方,许多人鼻子里流血,脸上脱皮,有的人眼睛和耳朵都出血。这里,水到几十度就开了,我们才到高原时,炊事员没有经验,天天吃生饭。这里天气很冷,可是踏勘队的同志们不管多冷的地方都得去。踏勘队的同志们到了雪山上,晚上只能把帐篷搭在雪地上,帐篷里全是雪,晚上就把被子铺在雪上睡觉。第二天爬起来,有的人头发都冻得粘在被子上。踏勘队的同志们为了找路,连野羊不到的地方都得去。悬崖上走不过去,便用刀子挖个踏脚坑。那时队里的人都带着刀和绳子,实在下不去的地方便用绳子吊下去。踏勘队没有皮尺,便用铅丝代替;没有计步器,便数着步子走,多少步算100公尺,走100公尺便向口袋里放一块小石子,十个小石子换一个大石子,算一千公尺,晚上数数石子便知道里程多远。
  《揭开冰川的秘密》小人书
  
  
  
  
  
  
  
  
  
  
  
  
  
  
  
  
  这本以齐树椿为原型的小人书在1957年出版,详细介绍了他探勘冰川的英勇故事。
  “两路”精神 薪火相传
  时代变迁,“两路”精神始终熠熠生辉。70年来,“两路”精神已经融入交通人的血液,成为交通人团结拼搏的精神传承,激励着一代代交通人创造出一个个新奇迹。我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港口万吨级泊位均居世界第一,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隧、中国城成为展示中国形象的亮丽名片。
  在“两路”精神的指引下,中国交通事业实现了从起步到腾飞,中交集团也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绩。现在,中交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一家特大型国际化公司,位列世界500强第78位,年新签合同额过万亿元,业务遍及世界157个国家和地区。哪里有党和国家召唤、人民群众需求,中交人就在哪里,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踏平坎坷、砥砺前行。中交人修建的公路、桥梁、港口、隧道和城市综合体,为世界各地人民生活带来了便利,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民生改善。
  1987年  青藏公路冻土相关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3年  西藏墨脱公路建成通车,中国真正实现县县通公路;
  2017年  世界规模最大和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集装箱码头上海洋山港四期码头开港;
  2017年  世界最长的沙漠高速公路京新高速通车;
  2018年  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通车;
  2019年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亚洲最大、最先进的自航绞吸式挖泥船——“天鲲号”投入使用;
  2020年  中交集团位列《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78位,连续14年稳居亚洲国际工程承包商中国企业首位。
  
  
  

  • 责编:
  • 来源:海外业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