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逃避商检罪概念

详情

逃避商检罪,是指违反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规定,逃避商品检验,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未报经检验而擅自销售、使用,或者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出门商品未报经检验合格而擅自出口,情节严重的行为。

https://imgf.66law.cn/upload/f/201902/14/154025596.jpg

逃避商检罪构成要件

详情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进出口商品检验的管理秩序。本罪的对象必须是根据进出口商品检验的商品种类表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出口商品,对于不在这一范围内的商品的擅自销售、使用的行为,不构成本罪。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规定,逃避国家对进出口商品的检验,情节严重的行为。

具有违反国家进出口检验法的行为是本罪成立的前提条件。如果行为人没有违反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规定的行为,如按照规定进行了出门商品检验,而是由于商品检验人员的不负责任,把不合格的商品当作合格的商品而允许出口,就不构成本罪;根据法律规定,对依法应予进行检验的进出口商品,必须在国家特定的商检部门检验允许后才能进行进出口。检验的内容,包括商品的质量、规格、数量、重量、包装以及是否符合卫生、安全的要求等。如果无视上述规定,逃避国家对进出口商品的检验,就构成了本罪的客观之行为,依照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有关规定,逃避检验的非法行为是指下列3种行为:(1)对应当进行检验的进口商品,未报经检验而擅自在境内销售或使用的;(2)对应当进行检验的出口商品,未报经检验合格后就擅自出口的;(3)经过商检机构的抽查检验,认为是不合格的商品而擅自出口的。

其次,违反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行为,才能构成本罪,情节严重主要是指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所谓重大经济损失,一般是指直接经济损失达到巨大的。所谓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与行为有着直接因果关系而造成公共财产毁损、减少的实际价值,其是行为人无法挽回的那部分经济损失。如因出口不合格产品,造成外商索赔而赔偿出去的赔偿金,或者进口不合格的商品,未经检验就予以销售或者投人使用,致使应当索赔而无法索赔或只能赔偿一部分的无法追回的赔偿金;进出口商品因延误时间造成的腐烂变质等。与直接经济损失相对应的间接经济损失,则是指由直接经济损失引起和牵连的损失,包括失去的正常情况下可能获得的利益。如进口不合格的机械或生产资料,致使生产无法进行,由此可能造成的损失便是间接经济损失。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也可构成本罪。实际构成其罪的则应是非法销售使用和出口应当经过商检而未经商检的进出口商品的单位及个人,如应当进行商检申报工作的进出口商品的收货、发货单位及个人。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这是针对行为可能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的结果而言的,即行为人对这种结果应当预见但因自己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已预见其有可能发生,但却轻信能够避免,从而发生了这种严重危害结果。至于逃避商检的行为本身,则是出于故意,即明知行为违法仍然决意为之。

逃避商检罪认定

详情

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违反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规定,逃避国家对进出口商品的检验,情节严重的行为。

依照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有关规定,逃避检验的非法行为是指下列3种行为:(1)对应当进行检验的进口商品,未报经检验而擅自在境内销售或使用的;(2)对应当进行检验的出口商品,未报经检验合格后就擅自出口的;(3)经过商检机构的抽查检验,认为是不合格的商品而擅自出口的。

逃避商检罪立案标准

详情

  违反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规定,逃避商品检验,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未报经检验而擅自销售、使用,或者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出口商品未报经检验合格而擅自出口,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给国家、单位或者个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逃避商检的进出口货物货值金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

  (三)导致病疫流行、灾害事故的;

(四)多次逃避商检的;

  (五)引起国际经济贸易纠纷,严重影响国家对外贸易关系,或者严重损害国家声誉的;

  (六)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逃避商检罪量刑标准

详情

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条规定处罚。

逃避商检罪司法解释

详情

[刑法条文]

第二百三十条 违反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规定,逃避商品检验,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未报经检验而擅自销售、使用,或者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出口商品未报经检验合格而擅自出口,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第二百三十一条 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相关法律]

《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对列人《种类表》的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未报经检验而擅自销售或者使用的,对列入《种类表》的和其他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出口商品未报经检验合格而擅自出口的,由商检机构处以罚款;情节严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对直接责任人员比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违反本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对经商检机构抽查检验不合格的出口商品擅自出口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

  第八十三条 [逃避商检案(刑法第二百三十条)]违反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规定,逃避商品检验,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未报经检验而擅自销售、使用,或者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出口商品未报经检验合格而擅自出口,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给国家、单位或者个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逃避商检的进出口货物货值金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

  (三)导致病疫流行、灾害事故的;(四)多次逃避商检的;

  (五)引起国际经济贸易纠纷,严重影响国家对外贸易关系,或者严重损害国家声誉的;

  (六)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逃避商检罪法律意见

被逮捕前可以做什么

(一)【自首】建议尽快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且如实供述自己的行为。自首是法定的可以减轻或者从轻处罚的,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二)【积极配合】应当配合相关机关,如实回答案件相关问题,且不袒护他人,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可以拒绝回答。

(三)【坦白案情】 在交代案情时,行为人可以说明案件发生后采取了哪些积极措施去挽回被害人的损失。

(四)【诉讼权利】若有侵犯公民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提出控告的权利。

被公安机关逮捕后可以做什么

(一)【程序合法】如果被采取强制措施(如:拘留、逮捕等)超过法定期限(拘留最长不得超过37天、逮捕后被羁押期限不得超过2个月)的,可以要求解除强制措施。

(二)【刑事会见】如果在侦查阶段,那么仅有律师能够进行会见,所以可以在侦查阶段便委托律师介入,了解清楚案情,弄清楚违反的法律法规,避免因为不了解程序和法律法规而造成更坏的后果。

(三)【取保候审】如果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正在怀孕、哺乳自己的孩子的,那么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庭审阶段

(一) 【回避】如果发现参与审理的法官、书记员、陪审员和案件有关系,那么可以提出申请,让他们回避。

(二) 【诉讼权利/人格权】对于司法工作人员侵犯其合法的诉讼权利(如自由辩论的权利)和有人身侮辱的行为,可以向法庭提出控告。

(三) 【质证权利】参与法庭审理的过程中,可以了解被指控的犯罪事实和证据。

(四) 【质证环节】对于未到庭的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的内容,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

(五) 【自我辩护权利的行使】有权参与法庭辩论,并进行最后陈述。

(六) 【遵守庭审规则】在参与庭审的过程中,要遵守法庭规则,对司法人员依法进行的诉讼活动给予配合。

华律提醒:

【律师介入】案情过于复杂或者自己难以应付的,行为人可以委托律师代为处理,经济状况不允许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如需针对解决,立即提问获取律师解答

罪名月度点击排行榜

大家还在问更多问答>

  • 入室未遂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刑,以下是一些要点:1.一般来说,构成犯罪未遂的,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入室未遂属于犯罪未遂的一种情形,会在法定刑的基础上从轻或减轻。2.入室行为本身可能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若情节严重,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于未遂犯,一般会在这个量刑区间内从轻处罚,可能判处拘役或者较短期限的有期徒刑。3.同时,如果在入室未遂过程中伴有其他暴力、威胁等行为,可能构成抢劫罪等其他罪名,其量刑会根据具体的犯罪情节和法律规定来确定。例如,抢劫罪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未遂犯也会相应从轻或减轻处罚。4.具体的量刑还需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如犯罪动机、手段、造成的危害后果等因素。司法机关会综合考量这些因素后作出适当的判决。
    2025.03.30
  • 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1.拘传: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措施。拘传适用于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案的情况。2.取保候审: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以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通常适用于罪行较轻,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等情况。3.监视居住: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一般适用于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不宜采取取保候审的情形。4.拘留: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侦查过程中,在紧急情况下,依法临时剥夺某些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拘留的适用条件较为严格,必须是情况紧急且符合法定情形。5.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逃避侦查、起诉、审判或者发生社会危险性,而依法剥夺其人身自由,予以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逮捕是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中最严厉的一种。
    2025.03.30
  • 根据《刑法》规定,团伙诈骗8万属于数额巨大的情形。一般情况下,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具体量刑还需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团伙成员在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主犯通常会被判处较重的刑罚,从犯则相对较轻。如果只是参与了部分诈骗行为,可能会从轻或减轻处罚。2.犯罪的具体情节。例如,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是否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等。如有自首情节,可从轻或减轻处罚;如有立功表现,可减轻或免除处罚。3.退赃退赔情况。积极退赃退赔的,可酌情从轻处罚。4.前科情况。如果有前科,可能会对量刑产生一定影响。总之,团伙诈骗8万的量刑会根据具体案件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在司法实践中,不同地区的量刑标准可能会略有差异。
    2025.03.30
  • 偷盗未遂通常属于刑事拘留的情形。1.偷盗未遂已具备犯罪的构成要件,虽未实际取得财物,但已着手实施盗窃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根据法律规定,只要有犯罪的故意且实施了犯罪行为,就可能构成犯罪,应受到刑事处罚。2.刑事拘留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适用于犯罪嫌疑人,目的是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对于偷盗未遂这种有犯罪嫌疑的情况,为了保障诉讼的顺利进行,司法机关有权采取刑事拘留措施。3.但具体是否采取刑事拘留,还需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如犯罪的情节、后果、嫌疑人的人身危险性等。如果情节较轻,可能会采取取保候审等其他强制措施。4.偷盗未遂的犯罪嫌疑人在被刑事拘留后,应及时委托律师,律师可以为其提供法律帮助,了解案件情况,维护其合法权益。同时,嫌疑人应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工作。
    2025.03.30
  • 一般情况下,被刑事拘留的人自拘留之日起的48小时内,侦查机关应当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但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在拘留后的会见方面,犯罪嫌疑人被拘留后,辩护律师可以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被监听。一般来说,辩护律师会见不受时间、次数的限制,但需经侦查机关许可。对于一般的被刑事拘留的人,在刑事拘留期间,家属原则上不能会见,需待案件移送到审查起诉阶段,即检察院批准逮捕后,家属方可会见。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会见规定可能因地区、案件性质等因素而有所差异。在实践中,家属应及时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办案程序,通过合法途径与被拘留人保持联系。
    2025.03.30
×

纠错反馈

内容有误 未解决问题 法条过时 内容过时 排版错乱 其他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