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在线咨询

法律专题

您的位置:华律网 > 法律专题 > 刑事辩护 > 刑法罪名 > 撞死人要坐牢吗
刑法罪名库 最新刑法罪名大全解释 一览
撞死人要坐牢吗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目录

  • 1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判几年

    刑法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阅读全文

  • 2撞死人逃逸判多少年

    阅读全文

  • 3撞死人赔多少钱

    交通事故中,当事人开车撞死人,要赔偿多少钱呢?以下是华律网小编为您提供的相关介绍,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相关法律规定,开车撞死人的赔偿比例根据其责任确定,赔偿的费用包括医疗费,丧葬费等。具体数额需要参照需参照各地的经济水平和其他规定。

    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按下列原则对当事各方的总损失进行调解:

    (一)当事人负全部原因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二)当事人负主要原因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

    (三)当事人负同等原因责任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四)当事人负次要原因责任的,承担30%的赔偿责任。

    阅读全文

最近更新:2022-08-04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专题
我有疑问咨询律师专业律师解答
  • 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怎么处理 2025-02-12

    酒后驾车,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 20mg/100ml 但不足 80mg/100ml 的,属于饮酒驾驶。处暂扣 6 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 1000 元以上 2000 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 10 日以下拘留,并处 1000 元以上 2000 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车,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 80mg/100ml 及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 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此外,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 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详情]

  • 酒驾能办取保候审吗 2025-02-12

    酒驾是否能办取保候审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1. 若酒驾行为情节较轻,未造成严重后果,例如血液酒精含量低于一定标准且未引发交通事故等,一般有可能批准取保候审。这是因为其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符合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之一,即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 然而,若酒驾导致了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重大损失,这种情况下通常不会批准取保候审。因为此时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较大,需要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羁押以确保案件的侦查和审判顺利进行,防止其逃避法律制裁。 3. 此外,酒驾者是否有其他从重或从轻情节也会影响取保候审的决定。如有自首、立功等情节,可能会增加取保候审的可能性;如有前科劣迹等情节,则可能不利于取保候审的批准。[详情]

  • 非法集资罪业务员被判几年 2025-02-12

    非法集资罪业务员的判刑情况需根据具体案情来确定。一般来说,会综合考虑其在非法集资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参与程度以及非法所得等因素。 1. 如果业务员只是在非法集资活动中起辅助作用,如单纯的业务推广、文件传递等,且非法所得较少,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 若业务员积极参与非法集资,如负责招揽投资者、管理资金等,对非法集资活动的开展起到重要作用,其刑期可能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在某些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如导致众多投资者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等,业务员可能会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详情]

  • 帮信罪涉及多个地方案件怎么处理 2025-02-12

    帮信罪涉及多个地方案件时,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各地方的司法管辖权和案件具体情况来进行处理。 1. 司法管辖确定:首先要明确各个地方司法机关的管辖权。一般按照犯罪行为发生地、犯罪结果发生地等原则来确定管辖法院。如果多个地方都有相关行为和结果,可能需要协调各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以确定由哪个地方的司法机关为主进行审理。 2. 证据收集与移送:不同地方的司法机关需要各自收集与本地方相关的证据,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移送。确保各地方的证据相互衔接、完整,以全面反映整个案件的事实。 3. 协调与配合:涉及多个地方的案件,各司法机关之间需要加强协调与配合。包括信息共享、侦查协作、审判协调等方面,以提高办案效率,避免出现法律适用不一致等问题。同时,要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司法程序的公正和合法。[详情]

快速咨询在线专业律师 3分钟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