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不远处的西溪湿地,2880米长的明谷街略显幽静。这条2022年才有名字的道路,因为杭州市儿童福利院的存在,被赋予了特殊意义。
明谷街225号,是300多名“折翼天使”的栖息家园。在这里工作已经20年的麻培均,把热血青春、无私母爱献给了孤残儿童,被誉为全国孤残儿童护理领域的一座“灯塔”。
2022年,麻培均荣获第十八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称号。
双向奔赴的爱:一声“妈妈别走”,留住了她
2004年,即将从杭州师范大学护理专业毕业的麻培均到杭州市儿童福利院做志愿者。那一天,她遇到了一个影响她半生的6岁女童——巧巧。
时至今日,她依然清楚记得当时见面的场景:刚从寄养家庭回到福利院的巧巧,清秀水灵,对身边的环境既新鲜又陌生。
巧巧因为脊膜膨出的病症,导致下肢残疾,只能由护理员抱着来打针。
“可能我们都是第一天来福利院,很投缘,她只同意我给她打针、喂饭、梳辫子。”一天下来,这一大一小变得很有默契。
就在麻培均结束志愿服务准备离开时,安静的巧巧突然放声大哭,大喊着“妈妈别走,妈妈别走”。
麻培均怔住了,忍不住眼圈通红。她向福利院提出申请,办理手续后,带孩子回家一天。
“当时的儿福院在余杭瓶窑,离我住的地方挺远的。我坐着公交车带巧巧回家,路上她紧紧抱着我不松手。同车的人看我带着残疾的孩子,一路上都有人让座。我感觉自己真的当上了妈妈。”
20年过去,关于巧巧的每个细节依旧清晰。这是一次心灵的无声交会,悄然改变了两颗心灵的航向。
或许出于对巧巧的不舍,或许是对孤残儿童护理职业前景和职业获得感的期待,毕业后正好碰上杭州市儿童福利院招聘护士,专业对口的麻培均放弃了去大医院的机会,选择在儿福院开启她的职业生涯。
守护希望的日常:与“巴掌宝宝”一起,勇闯生死关
6岁的巧巧,后来如愿以偿地有了收养的家庭和自己的“妈妈”。
护理专业毕业的麻培均,也变成了一群孩子的“妈妈”。因为专业技术过硬,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在“新进班”的护理岗位上工作。
按照市儿童福利院的分班流程,所有新来的孩子,由于年龄、身体状况、疾病情况各不相同,需要在“新进班”待满隔离观察期,进行体检、传染病筛查,确保儿童健康和安全后,才能分流到各个班级。
看似只是一个过渡班,却极其考验护理员的实操技能与心理素质。“我每天都在和教科书上才会出现的罕见病过招,大部分孩子还年幼,他们的身心却已经经历不同程度的创伤。每个人的个性也不相同,需要我们特别耐心,一步步走近他们。”
2008年,麻培均有了自己的孩子。真的当了妈妈后,她发现,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对爱的渴望,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深切。每次听到身边的孩子一次次唤她“妈妈”时,她心中便会涌起难以言喻的情感。
“有个脑瘫患儿,性格很外向,高兴时会不停地拍打我的手,我就跟着他一起大笑,感受他的快乐。但是,不了解他的人,会以为他是在发脾气。”
“遇到不爱吃的饭菜,他有时候会吐出来或喷出来,饭菜溅我们一身。但谁叫他是我们的‘儿子’呢,哪里舍得骂?”
2009年,一名出生体重仅0.9公斤、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和肺炎的“巴掌宝宝”被送进了“新进班”。接过“巴掌宝宝”时,他的脐带还没掉落,他就像小鸟一样依偎在麻培均的手上。
“我把他放到暖箱里,戴上氧气罩的那刻,我的内心很受触动。我告诉自己,那么小的生命,已经被放弃过一次了,我一定不能再放弃他。”那几个月,这句话在麻培均心中不断回响。
她和护理团队开启24小时轮班制,悉心照料眼前脆弱的小生命:孩子不会喝奶,就用针管5毫升、5毫升地喂,少量多次喂进嘴里;宝宝容易感染,婴儿用品每天都要消毒一遍;宝宝太小不能洗澡,就一点点为他擦身……
眼看着“巴掌宝宝”一点点长大、脸上有了血色,度过生命中最危险的阶段,大家松了口气。
“巴掌宝宝”姓邵。按照百家姓的取名顺序,2009年那年,杭州市儿童福利院新收的所有孩子都姓邵。
在既漫长又短暂的守护旅程中,麻培均触摸到了生命本身的脉络,那是一股脆弱又顽强的力量,也让她总结出了一套早产儿重症监护养育经验。
一晃十多年过去,“巴掌宝宝”已健康长大。
突围与新生:打破儿童福利机构常见的服务难点
在福利院外,麻培均还有一个身份——全国孤残儿童护理领域的一座“灯塔”。早在2010年,她代表浙江参加全国女职工岗位创新技能大赛,一举拿下育婴项目的冠军,成为全国孤残儿童护理领域的“标杆”。
在此之前,孤残儿童护理员是小众职业。面对病情复杂多变的孤残儿童,需要护理员有专业的护理技能、职业经验与社会责任,这是极大的挑战。
如何提高孤残儿童的生活质量,让他们得到高质量的护理与心灵上的呵护?麻培均结合实际情况与儿童养育模式,精进完善孤残儿童护理员的实操能力和抚育技能,让孤残儿童护理员这项小众、新型职业有了护理规范。
2013年,“劳动模范麻培均创新工作室”(现为“高技能人才、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成立,她带领“养、教、康、医、社”多专业融合团队共同研究,精准评估和匹配出一套适合儿童福利机构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在全国率先实行分层养育。
十年来,麻培均先后组织编写《护理员应知应会手册》《孤残儿童护理情景题库》《脑瘫儿童进食操作规范》等专业的护理规范,建立完善了护理员带教系统。
而创新实施的分层养育机制,最终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用专业和温度守护着“折翼天使”。
麻培均也有自己的私心:希望像“儿子”涛涛一样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都能得到高质量的守护。
2019年,命运的绳索将她与涛涛编织在一起。在内部组织的一出舞台剧里,小胖威利综合征患儿涛涛扮演麻培均的孩子,尽管只有一句台词,可当时年仅3岁的涛涛似乎在本色出演——舞台上,涛涛撕心裂肺地喊着,“妈妈别走,妈妈别走……”
涛涛甚至一路追着“妈妈”从台上到台下,抱着她的腿不肯松手。这一刻,与巧巧相遇的画面仿佛在重演。
麻培均愣了一秒后,立即紧紧抱住涛涛,“妈妈在,我就是你的妈妈。”
掌声如潮。观众纷纷称赞他们的精湛演技。然而,只有她和涛涛知道,这一切不是演出来的,是心灵深处的情感流露,是孩子对母爱的纯真渴望。
今年夏天,眼看着7岁的涛涛能熟练地用绳子打结了,“妈妈”麻培均忍不住给“儿子”送上了大大的拥抱。
第三层抽屉的密码:藏着她与孩子们情感连接的纽带
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与孤残儿童相处20年,麻培均的身份在变、角色在变,但她始终如一地投身于孤残儿童护理专业。无论办公室换到哪里,办公桌的第三层抽屉,都备着孩子们喜欢的小零食。
“下课或者放学,经常有孩子来找我,第三层抽屉里有零食是公开的秘密。”起初,抽屉里放的是饼干,后来有个孩子说想尝尝辣条,又有孩子想吃凤爪,她便索性多备一些。简单的小零食,是她与孩子们之间情感连接的特殊纽带。
7岁背诗很溜的小迪、擅长花式编发的朵朵、笑容天真无邪的静静、像大哥哥一样沉稳的小宇、爱逛公园的圆圆,以及2004年底被收养的巧巧……麻培均关注着孩子们的成长足迹,每个人的点滴,都被用心记录。
“孩子们很勇敢,也期盼世间的温暖,一旦他们认定你,就会把你当作最亲的人。”这句话,是她与孩子们深厚情感的真实写照。
麻培均觉得自己很幸运,是很多孩子“认定”的人,但这份“认定”的背后,也有着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
2023年,她兼任浙江省儿童福利协会秘书长一职,由此开启新一轮孤残儿童护理服务,逐步推动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年轻护理员成长。
她和团队多次走上儿童督导员培训班讲台、走进困境儿童家中,一对一教授护理员和困境儿童家长,让他们精准掌握科学养育方法,提升养育质量和特殊儿童的生活品质。
在情景模拟的课程与培训中,她手把手带教一线护理员与特殊儿童的沟通、护理、抚育技巧;“云上悦享荟”在线直播,面向全国的社会福利从业人员传授经验,邀请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营养学家们通过公益培训、交流研讨,提高实践操作。
从一个人的坚持,到一群人共同前行,麻培均用自己的行动感染身边每一个人,让他们看到这份职业的价值与意义,她的“徒弟”分布于全国各个福利机构。
今年,她在酝酿一个新的计划,希望为孤残儿童构建一个更加温暖与高品质生活的港湾,让每一个生命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让一粒不起眼的小种子,也能孕育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意。(记者 张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