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 题:“债务陷阱论”是美西方的“话语陷阱”
新华社记者赵晖 李佳旭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鼓吹所谓中国‘债务陷阱论’是非常虚伪的。”日前,在北京参加首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发展论坛的洪都拉斯副外长赫拉尔多·托雷斯告诉新华社记者,中拉金融合作高度契合拉美国家的发展诉求。
2024年8月27日,第一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发展论坛在北京开幕。新华社记者赵鑫虎摄
近年来,随着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发展深化,美西方抛出中国制造“经济殖民”“债务陷阱”等议题,试图阻碍拉美国家与中国开展正常合作。
“贼喊捉贼”的把戏
托雷斯指出,中国“债务陷阱论”是西方的“话语陷阱”,美国等西方国家才是拉美国家发展道路上真正的“梦魇”。“历史上,西方一直是拉美巨额债务的债权方。它们利用金融工具,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各国,所提供的贷款却未致力于发展民生。”托雷斯说。
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实施了多年的量化宽松政策后突然收紧货币政策,迅速推高拉美国家的外债风险,当时拉美国家正处于以发展本国工业产品替代从欧美进口制成品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阶段。先是墨西哥宣布无力偿还外债,之后十多个拉美国家相继爆发严重债务危机,集体陷入“失去的十年”。
1989年,美国以帮助拉美国家应对债务危机为由,推出“华盛顿共识”,要求这些国家采取一系列新自由主义政策,将放松国家管制、推动国有企业私有化、实现贸易和金融自由化等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先决条件。
这是2002年1月20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示威者在一家银行门口抗议阿政府宣布冻结银行存款的措施。新华社发(马丁·萨巴拉摄)
在被迫过早开放资本账户后,拉美国家抵御外来系统性风险的能力明显减弱。在巨额国际游资的冲击下,拉美地区又陷入危机频发的“怪圈”,先后爆发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货币危机和2001年阿根廷债务危机。此外,冒进的私有化改革令拉美社会两极分化严重,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在巴西应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佩德罗·巴罗斯看来,美西方国家兜售的“中国债务陷阱论”是在玩“贼喊捉贼”的把戏。
“几十年来,西方国家滥用金融手段,削弱了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民主、制度和发展潜力。现在他们又反过来指责中国,以为中国也会走他们的老路。但是,他们错了。”巴罗斯分析道,“出问题的不是金融工具本身,而是西方长期以来的殖民思想。”
真正提高“造血能力”
巴罗斯指出,中国帮助包括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高了“造血能力”,满足了这些国家迫切的发展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传统国际金融机构的低效和失能。
据美国智库美洲对话研究中心和美国波士顿大学共同编制的中拉金融数据库,2005年至2023年间,中国开发性金融机构向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提供的贷款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等项目。
这是2017年4月13日在厄瓜多尔阿苏艾省拍摄的美纳斯水电站项目施工现场。新华社发(圣地亚哥·阿马斯摄)
“中国贷款对该地区发展至关重要。以基础设施领域为例,十多年前,厄瓜多尔面临着电力依赖进口等系统性问题,在中国支持下,越来越多水电站陆续建成,电力短缺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巴罗斯说。
安第斯共同体秘书长贡萨洛·古铁雷斯强调,中国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直接投资也大受欢迎。“直接投资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带动社会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并与贷款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
据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中国学术网7月发布的报告,2005年至2023年,中国在该地区开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累计为当地带来77.8万个就业机会。
对此,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体系顾问奥斯瓦尔多·罗萨莱斯表示,来自中国的直接投资为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进一步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
激发潜力的“耐心资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所长岳云霞表示,中拉金融合作体现了互利共赢、团结协作的南南合作理念。“西方贷款要求拉美国家依据西方范式进行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改革,以强化拉美的依附地位。相反,中国对拉贷款是基于共同的发展诉求,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
2024年6月27日,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和轨道吊运抵秘鲁钱凯港。新华社发(上海振华重工供图)
她强调,尽管中国向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贷款总额在过去二十年内显著增加,但远未对债务国构成债务风险,更不会引发债务危机。
世界银行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同中国的双边债务占拉美和加勒比地区(除去高收入国家)存量债务的0.7%。作为中国在该地区的主要债务国,厄瓜多尔、巴西、阿根廷的这一比例分别约为6.8%、0.6%和1.2%。
美国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研究中心同样也对所谓的中国“债务外交”提出质疑。该中心2023年4月发布的一份报告说,中国对外贷款是一种“耐心资本”,为包括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长期金融选择,帮助这些国家提升互联互通水平、促进贸易流动、吸引外国投资,从而克服发展瓶颈,释放可持续增长潜力。
“由于概念失准且缺乏实证基础,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应停止使用‘债务外交’这一说法。”报告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