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土文画】阎锡山的萨县新农试验场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18-11-01 来源:土右旗文明网

  

  位于土右旗苏波盖乡的新村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军阀混战,土匪横行,水旱灾害频发,导致大量农民破产,乡村破败不堪,引发许多知识分子的关注,“救济农村即拯救国家”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于是一场目标宏大、内涵丰富的“乡村建设”运动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展开。这场运动试图在发展农业经济,改变农村旧貌,改善农民生活的同时,以达到挽救民族危机,复兴中华文化的基本目的。根据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的调查,全国从事乡村建设研究的团体和机构达600多个,各种试验区有1000多处,其中最著名的是梁漱溟的“邹平模式”和晏阳初的“定县模式”。 

     

自掏腰包买农具聘专家 

  

  1929年4月,阎锡山在萨拉齐东南7.5公里处找到一处荒地,自己出资六万大洋,搞“阎版乡村建设模式”,即以建设新村为宗旨,以开垦荒地和发展畜牧为根基,以教育为途径,因地制宜发展工商业,最终达到“自养、自卫、自治”的社会目的。计划确定后,阎锡山聘请南京金陵大学教授李映惠为农场主任。当年花费2.13万元购地368顷,2万余元购买美国一家农具公司生产的全套农具,计有拖车带犁、拖车带圆盘耙、条播机、割捆机、打谷机等,又花费7000多元建起工房36间,并购置种粮、饲料、牲畜等。 

  1930年1月,李映惠因病去世,遂改聘金陵大学农林科讲师任承统(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的奠基人)任试验场主任。现代农业机械的使用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经测算,机械一日之功足可抵牲畜百头和壮丁百名之功,但耗费却在人畜的三倍以上。为此,试验场改为以人畜劳动为主,辅以机械。同年,收并倒闭的张家口种畜场,该场职工并种牛23头和509只良种羊一起入驻场部。 

  1931年,绥远省政府决定改良农牧,建设新村。已有一定基础和规模的萨县新农试验场制定了十年建设规划,前五年开荒,每年省政府辅助特别建设费一万元,后五年建设新村,由该场收入自行办理,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原则。如“先在农林牧三项生产事业上努力进行,以增加人民之生产;次从事于各项家庭工业之兴办,以期物尽其用外,同时妇孺亦有所业;待自给有余时,则兴办商业,以图货畅其流”。又如“军人有农夫身手,从事生产;农夫有军事本领,实行自卫”。原则严格按照阎锡山的试验初衷制定。1933年,新村组织大纲完成,规定“五家为邻,五邻为闾,四闾为庄,五庄为村”。这个拟建的村便起名为新村。 

  

教村民知识还送上大学 

  

  1934年,新村开始动工兴建,划分为中、东、北、东南和西南五个区,各区以渠道为界,又分作数块以单字代表,如中区共分13块,分别以格、物、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13个字代表,共建房屋134间,村公所、学校、商店,工厂、职工住所均在中区,外城绕以围堡,垦荒人员居住在其他四区。到1935年,在原有土地的基础上,又开荒240余顷,完成干支渠四十余里。畜牧方面,除垦农自养牛马驴骡400余头外,场部有马81匹,牛114头,羊1070只,并在固阳专门开办了牧场。为满足垦农闲暇时的工作需求,成立了栽绒毯厂、皮革厂、百货商店、碾磨坊、干货铺、砖瓦窑等,各种手工作坊更是应有尽有,全村基本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的小社会。 

  1936年,为加强对新村民众的教育,修建一座大礼堂,可容纳千人,并规定,凡16至45岁的男性皆须入夜校轮流接受教育,教学以农牧实习为主,学习成绩突出的可直接保送到金陵大学学习。同时还制定了村规民约,“邻以互保信用,闾以劝善改过,庄以互助合作,村以共守村公约”等,基本实现了阎锡山提出的“自养、自卫、自治”的目标。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民族救亡成为更迫切的问题,全国“乡村建设运动”声势渐息。 

  从1929年到1937年10月,在不足九年的时间里,萨县新农试验场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客观上不仅解决了民众的温饱问题,而且强化了乡村社会的行政组织,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风气的转变。历史的风尘掩盖不住过往,今天,位于土右旗苏波盖乡的新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更如一幅迷人的画卷展现在土默川大地上。 

责任编辑:任婧榕
0

相关报道

10.jpg

敕勒川旅游文化节敕勒川口才专场演出精彩上演啦!你家娃登台了吗?

7月30日晚,土右旗第十一届敕勒川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之敕勒川口才专业培训中心专场演出在萨拉齐生态公园精彩上演,旗政协副主席刘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