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守”住汇率底线,“强”内需?中国央行的“心思”背后藏着深刻的战略考量。
11月的“超级周”尘埃落定,全球市场经历了涨跌交织的“洗礼”。特朗普重返白宫,美联储和英国央行如期降息25个基点,但仍保持鹰派立场。与此同时,中国推出了10万亿元地方债务置换计划,释放强有力的财政“及时雨”,以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目光投向一个有力度的、即将到来的财政增量政策——财政部与央行正携手探索“市场化化债”的新路径,财政和货币政策协同发力,力图实现债务管理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平衡。
2024年,央行的工具箱比以往更为丰富。从买断式逆回购、SFISF到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央行通过一系列“1号”公告,既向市场注入了信心,也彰显了其灵活精准的流动性管理策略。未来,随着央行操作更趋市场化,金融市场波动性可能增加,但这些新工具也将为市场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当市场主体被情绪裹挟时,传统理性定价模型失效,市场行为更多依赖投资者的“跟风”心理,而非经济基本面。
在不确定性中坚守稳健与理性,或许才是规避风险、配置资产的有效之策。
面对政策调整,如何平衡需求增长与成本压力,或将成为实现经济持续复苏的关键。
当9月经济数据出炉,政策密集发布及金融高层讲话加持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达4.6%意味着什么?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并存的存量问题与增量需求何解?时至2024年最后一个季度,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何以“质”在必得?
短期市场情绪波动的背后是政策预期的博弈,而中期的市场表现将取决于政策是否能够有效转化为实际的经济增长空间。
这波由政策驱动的火爆行情是否具备可持续性?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市场预期的重塑?要回答这一问题,仍需重点关注政策能否有效传导至实体经济,最终带动经济基本面的实质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