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激活千古丹青蕴含的基因密码(古悦新喜)

张 曦
2024年11月17日05:5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特展:阅读典籍与文脉密码”展览现场。

  《艺术图像学研究(第一辑)》书影。

  “盛世修典 赓续文脉 再铸辉煌——‘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研讨会”现场。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展厅。
  以上图片均为“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组提供

  2022年10月15日,在“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即将结项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勉励项目组“继续深入挖掘中华文明赓续传承的基因密码,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积极贡献”。两年来,“大系”项目组在各级各部门及海内外众多文博机构与广大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下,再接再厉、开拓新篇,持续推动保护利用研究,使中国历代绘画珍品绽放新的时代光华。

  以画证史  寻脉中华

  弦歌不辍,历久弥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批准、高度重视、持续关注,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的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如今,“大系”以“继续深入挖掘中华文明赓续传承的基因密码”为使命,向着构建特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持续发力,加快推进学术研究,不断产出新成果。

  通过学理化、体系化的深入研究,“大系”项目组分门别类地提炼和展示中华艺术传统中的审美、观念、精神等多重文化价值。比如,开展“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图像中的中华文明史迹”系列研究,先后立项“‘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图目与提要”编纂与研究、“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佛教中国化研究”丛书、“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印鉴整理与研究等项目,从多个维度对“大系”成果展开系统的学术梳理。“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主题展——‘久久为功’品读书画中的中华文脉”“农为邦本——‘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农耕文化特展”,以及“绘见:山水中的古典世界”专题学术展等系列展览,则聚焦特定主题,以更加细腻的视角,走进历史深处,寻找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坐标。

  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促进“大系”成果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系”项目组积极发挥高清图像优势,主动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图像数据实验室”建设。该实验室致力于艺术与考古图像数据的基础理论、技术体系和转化应用研究,探索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跨学科交叉融合新范式,构建中华文明图像基因库,服务文化强国建设。“大系”汇集的数量宏富的历代绘画高清图像,也为其他学科领域的教学与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新视角。比如,围绕“大系”成果,浙江大学在建筑文化、园林艺术、昆虫文化学等领域开设专门课程,通过绘画图像细节,挖掘更多历史实证,丰富对相关主题的再研究、再阐释;《宋画茶韵》等著作,则以科学严谨的绘画研究,为读者打开更多阅读传统文化的艺术之门。

  以研究阵地为依托,“大系”项目组持续培育研究力量、强化研究能力。作为“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编纂工程的重要执行主体,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积极整合校内外学术资源,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对“大系”有序开展学科规划和学术研究。今年,该中心创办《艺术图像学研究》集刊,从艺术、历史、社会、文化等多层面出发,揭示艺术图像建构文明体系的深层次功能,建立具有图像表达特征的中华文明研究范式和理论体系。研究阵地也从一校向一域辐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落户浙江余杭,这里是良渚遗址的所在地,悠久灿烂的良渚文化遗存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历程,如今以盛世典藏勾勒的图像文明与熠熠生辉的良渚文明隔空对话,在构建典藏保护、陈列展示体系的同时,还将进一步集结跨专业人才,以多学科视角破解难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随着学术研究持续推进,“大系”的文化价值不断释放。但对数量庞大的历代绘画图像而言,还有丰厚的文化基因有待挖掘、激活,还有广阔的研究空间有待开辟、拓展。继续深化“大系”后续编纂出版工作、建设“大系”陈列展示研究综合体……前路正长,仍需努力。

  以文化人  弘美天下

  盛世修典,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中国历代绘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大系”着力构建多维度、立体式、全媒体的新型传播矩阵,更好发挥项目成果的美育功能,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积极贡献。

  通过巡展将“大系”打造成文化惠民工程,激扬文化自信力量,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自2021年起,“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启动国内巡展,在杭州、重庆、北京等城市举办30余场展览,以多种形式深度阐释中华文明,充分展现“大系”的历史价值和时代贡献,频频引发观展热潮,单场参观人次最高近400万。配合展览,多地还举办了各类学术讲座、专家研讨会及公共教育活动。比如,“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配套推出“大系”寻“宝”系列活动,引导观众观察画作中的细节,通过寻“宝”感受古人的审美意趣和生活情趣。系列展览还创新形式,通过静态展示与沉浸式画境空间相结合,使传统文化从历史走进现实,照亮今天的文化创造之路。

  借助多种形式的新型传播平台,纳山河万景、历上下千年的“大系”成果得以走入“寻常百姓家”,深化对大众的艺术熏陶和文化滋养。2020年9月,由“大系”转化衍生的图文短视频专栏“每日中华名画”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线,至今连续播出1530多集,总点播量超5.29亿,总点赞量超2694万;今年,“楚河说画”专栏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线,以生动有趣的短视频,带领观众开启沉浸式赏画之旅,聆听穿越时空的文化之声,感受流传千年的翰墨风华。种种举措,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特色新空间,使其获得持久永续的生命力。

  推动科教融合,进一步发挥“大系”成果的育人功能。“大系”成果案例入选第六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和中宣部指导编撰的中国特色出版学系列教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学第一课》节目以“大系”为例,溯源历史、寻脉中华,3日观看总量达2.52亿人次。2023年以来,浙江大学还联合共青团中央等单位,启动“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全国万名大学生志愿宣讲活动;联合浙江省文化馆,启动“百生进百馆”文化共建活动;依托浙江省文化特派员制度,开展“跟着文化特派员看‘大系’——‘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乡村巡展活动”……丰富多元的形式,把“大系”美的种子撒向祖国各地,让它们在人们的心田生根、发芽、成长。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山一样坚毅,水一样柔和”的性格书写在笔墨丹青之中,映照着中华文化独特的审美观、自然观和价值观。如今,“大系”正在从多个层面让历代绘画艺术“活起来”“用起来”,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中令人瞩目的绮丽景致。  

  以艺通心  沟通世界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从汇编出版到活化利用,“大系”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积极发挥作用,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文化桥梁。

  中国历代绘画不仅承载着中华文明发展演进的珍贵历史信息,其本身就是全人类至可宝贵的艺术财富。“大系”项目组先后3次开展全球范围的中国古代绘画藏品图像搜集工作,实地奔波数十万公里,与海内外相关文博机构往来通讯、信函数以万计,汇聚数百位专家学者力量,在编纂过程中构筑起广泛的国际化合作网络,通过出版合作、学术交流、学者互访、赠书活动等,有力促进中国绘画艺术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球化传播、共享与深度交流,增进了文化认知与理解。目前,“大系”图书已被海内外许多图书馆、高校、文博机构等收藏,成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一个“美”的窗口。“大系”项目组还积极推动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历代绘画图像展开对世界文明史的研究。比如,以今年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为契机,举办“翰墨佛缘——‘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佛教艺术珍品展”;第二届“良渚论坛”期间,还将举办“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宋画大展”,通过专题展陈,深化文明叙事,促进交流互鉴。“大系”还以学术论坛为依托,组织高校、文博机构和科研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互访合作,推动构建基于“大系”的国际学术共同体。作为文化的使者,“大系”将一条条五彩缤纷的文化纽带抛向世界各地,为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搭建起新平台。

  “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近年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之宋画特展等启动“环游世界”模式,陆续在12个国家举办展览。以“画”为媒,向国外观众生动展示中华美学精神和独特人文内涵,寻找更多文化交融点,这也是一种深化对外传播内容的新探索。一些展览还通过设置丰富的互动内容——虚拟现实(VR)观景体验、手工体验、茶道表演、宋服展示等,让国外观众在可感、可触、可参与、可分享中获得多重审美滋养。

  创新国际传播形式,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有助于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立足“大系”,项目组更加主动地传播中华文化、展示中国形象。比如今年推出的英文纪录片《宝藏》,采用国际通用的纪录片形式,向国外观众讲述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中国古代绘画“数字化”汇聚的故事。方式上,该片注重画面语言的叙事性,融入许多国外观众熟悉的元素,生动诠释中国艺术精神以及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今年10月,该纪录片的德语版、俄语版已分别在奥地利OKTO电视台、塔吉克斯坦国家电视台TV SINAMO播出。“每日中华名画”系列短视频的多语种翻译制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并通过多种传播渠道放大中国文化“声量”,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一部皇皇巨著,既是对历史传统的延续,更是当下对未来的期许。进一步保护好、研究好、利用好“大系”成果,有助于更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千百年来,人们对美与善的追求生生不息,正是这一力量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底色,并将继续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作者为浙江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总主编)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17日 08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