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清华学堂成立。就是这么一所不起眼的新学堂,竟然和之后中国的命运紧紧勾连在一起,成为推动中国革新不可忽视的力量。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现代科学发展的首个黄金时代,在生物、农林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却因日本入侵而夭折。
1921年6月3日,北京多所学校学生齐聚新华门前情愿抗议当局拖欠教育经费。是否与各校联合行动?清华学生之间产生了意见分歧。
中国尽管经历战争、动乱,但在工业尖端科技上,始终没有落下太多。正是以清华物理系师生为代表的科学家们,支撑着大国底气。
从抗战开始,救国与求学,团结与自由,一直就是矛盾的主题。南京陷落后抗日分子对那些等待战争结束、拿文凭的学生极为蔑视。
一批平均年龄18岁的新生,他们是水利系1959级,将于1965年毕业。注册后他们有了个共同的名字—清华“水5”。“水5”共有142名新生。
就在基础建设、“文革”“批林批孔”的间隙中,清华绵阳分校的师生,还做出了一些重要的科研成果,包括光通信机、反波管等。
“经4班”亲历了光彩重生的80年代,从灿烂到终结。他们命中注定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参与者、反思者、受益者和负重者。
唐氏家族是一个显赫而低调的家族,唐家五代的故事不但是辛亥百年史的家族注释,也堪称清华百年校史的人物样本。
清华最初不是一个普通学校,也不是一个普通的大学。它的建制不是一个完整的学校,直到1920年代才改成正规大学。
刘道玉:大学需要有反思精神
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杰出的校长,如梅贻琦、蒋南翔、刘达、刘冰等,从治校的实践中,他们要么成了学者化的职业校长,或者是革命化的职业校长。梅贻琦先生是留美的物理学博士,他的成名并不是因为他是博士或是院士(逝世前一年台湾中央研究院才授予他院士头衔),而是反映他的教育理念的一句话: “大学乃大师之谓也,而非大楼之谓也”,至今仍然被我国教育界所传诵!这几位校长作为著名的教育家,其业绩和教育思想,都已载入我国高等教育史册。对比起来,自80年代开始,清华大学的历任校长都是院士,他们都是双肩挑的学者,不能专心致志地把全部智慧和精力用于办好学校,因此他们都没有成为有影响的教育家。 [详细]
新竹清华校长陈力俊:两岸清华合作走向顶尖大学
两岸清华合作,近年正迅速开展。双方自2000年首开两岸暑期学生交流先河,自2001年起,双方师生在纳米材料、能源、科技管理、生医科技等领域几乎每年都有共同研讨会。2009年,两校签署学术交流与合作备忘录,于2010年起双方每年编列??费,共同支持由双方教师所共同提出之前瞻性研究计划,实施 “两岸清华合作研究计划”。2010年9月,两校更进一步达成“建立两岸清华联合实验室合作”、“联合培养双硕士学位”共识,将成立“两岸清华联合实验室”在学术研究领域相互合作,发展卓越研究,同时进行共同培养双硕士人才计划,未来将朝全面深化交流方向努力。“两岸清华紧密合作”,是共同迈向国际顶尖大学的最佳策略。[详细]
刘再复:清华,你应是鹰的摇篮!
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都是我国的一流教育重镇和一流文化重镇。但在我的心目中,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从历史上看,北京大学官办色彩较浓,“官气”较重,清华大学则由庚子赔款启动,“洋气”较重。北大从京师大学堂脱颖而出,中外多种知识并置,而清华大学则一直是追踪世界先进步伐的现代化先锋。一九四九年之前的二、三十年中,无论是在科学技术方面还是在人文学术方面,清华的现代氛围都极浓烈。以人文而言,不仅前有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宓的“国学院”,而且还有后来的冯友兰、金岳霖等哲学家君临课座,形而上的最高水平和最先进的学术眼光、学术方法全在清华。[详细]
刘天昭:独立精神可以对抗时代
今天的清华,也比十五年前更加“主流”,已经很难更“主流”了——没有哪所大学,比清华距离国家更近,距离权力更近,距离金钱更近。这事很难证实,也许只是流言和想象,我只能说这是我接收到的普遍观感。想一想倒也并不惊人,清华就是我们,除此之外并无其他,我们在时代里迷失,恐怕她也很难幸免。如果她真的有百年记忆,独立精神顽强意志可以对抗时代,当初就不会让我们经历虚无,荒废那些青年的美梦。只是我不甘心,我也确实不相信这就是事实的全部——想起我那留校任教的同学中,至少有两个严肃而真诚。我相信任何时代的青年,都与理想主义同样亲近。我相信诚恳的思辨到最后,总会引导人们重建天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