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在这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季节,《文化新观察》第一期与大家见面了!在这里,文化不仅是个名词也是个形容词更是个动词,我们既关注文化名家,又倾听百姓民声,既对文化事件进行解读,又对庸常生活展开寄托,在这里,发现文化的坚守与认同,感受生命的丰盛与温暖,传递人文精神的关怀与智慧。
2011年4月,电视导演委员会年会上,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对当前电视剧领域存在的创作弊病一一进行点评。他明确表示,近期内不会再批准“四大名著”翻拍题材的立项。李京盛表示:“‘四大名著’翻拍完毕了,专家学者观众有褒有贬,有好有坏,我们也反思了很多管理经验,不管怎么说,名著翻拍对普及民族文化还是有作用,但跟风也说明,经典不能轻易去碰,社会提供不提供宽松环境?观众需要不需要?导演有没有驾驭能力?电视台究竟能播多久?这都是需要考虑的。我这里明确告诉大家,短期内‘四大名著’不能再拍了。”
近期翻拍频率最多的当属《西游记》。1986年版《西游记》问世后的24年间,除了该剧的续集外,总共只出现过三版原著改编而成的神幻剧;但是到了去年,突然冒出了《吴承恩与西游记》、浙版《西游记》和张纪中版《西游记》等作品。另外,虽然《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改编相对较少,但从去年开始,这两部名著也有翻拍项目出现。[详细]
张颐武:翻拍热引起的巨大争议
翻拍经典名著,故事和脉络是现成的,有群众基础,不用提前预热。新版《三国》投资1.55亿元,仅4家卫视的首轮播出价格就卖出了1.6亿元。新版《水浒传》早在还未开拍时就已经卖出了其首轮播出权,基本收回了投资。新版《西游记》首轮播出权也早早卖出,一集价格卖到了200多万元。新版《红楼梦》首轮播出版权就卖到了160万元一集,收益破亿不是神话。此外还有产业链的收益。[详细]
张纪中、高希希、李少红凭借四大名著挤进了“金牌导演”行列。他们身上的明星光环让一些大牌艺人们也黯然失色,不是明星却胜似明星,难怪高希希在《三国》开播时高呼“我不怕板砖”;张纪中面对扑面而来的口水时大声说“我不怕挨骂”;李少红在面对板砖时也选择坚强面对。此外,这些导演们的名字和经典名著联系在一起过,就算镀了层经典名著的金,日后的身价自然要涨。[详细]
虽然势必要被苛刻的观众用来跟老版作品对比,但是能在经典名著的翻拍剧中露上一面,对于所有演员来说都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身价不仅能翻番儿,在全国人民面前都能起码混个脸熟,运气好的,更能迅速上位跻身一线。对于半黑不红的二线明星来说,出演经典翻拍剧主角是冲击一线最便捷的方式之一,能参演一部经典翻拍剧更是迅速在圈内立稳脚跟的捷径。[详细]
近年来,人们对名著的议论日渐升温,名著的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名胜古迹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各地方为招揽游客,掘地三尺,总想找出点什么东西能沾沾古人的光。有的地方在挖墓,有的地方在建西游记乐园,有的地方在寻名人的故里。四大名著成为一个涉及图书、影视、旅游、考古、食品、服装等多个领域的产业链。巨大的经济利益成为人们绞尽脑汁想和名著套近乎的最大动力。[详细]
尹鸿:老版是艺术品新版是商品
海岩:目标就是一个字“钱”
王立群:观众认可就是好的翻拍剧
影视界翻拍成风,暴露了原创剧本的不足。原创剧本的匮乏,整个编剧行业缺乏创造力,不在创新上下功夫,以至于只能吃经典剧的老本,一味跟风、模仿,造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也说明现在不少文化人竟抱着“啃老”的思想,缺乏创新精神,挖掘不出有社会现实意义的新题材,剧本创作的贫瘠导致拍不出有文化有思想有内涵的新作品,成了高雅殿堂里闭门造车的无聊人。[详细]
据广电总局公布的数字显示,2011年国产电影故事片558部,电视剧约1.5万集,电视动画片超过4000个小时。仅从产量上看,我们已高居 世界第三,而电视剧产量也已位居世界第一。然而在这些数字背后,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优秀作品依然很少,作品质量普遍不高的问题异常突出。中国影协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凤麟则表示:“影视创作的‘地沟油’现象非常值得注意。[详细]
如今明星片酬疯涨,而编剧却收入微薄,据微博网友爆料,目前一线明星电视剧每集的收入过百万,二线也在几十万不等。而编剧的收入有的甚至赶不上演员的零头。编剧的一直以来不不受重视,电视台和发行方只看重明星效应的做法造成了演员的膨胀。范昕告诉记者,过去是导演乱改剧本,现在发展到演员助理都能改剧本了!“编剧的尊严在哪里?”[详细]
编剧范昕说,有太多的制片人读不懂剧本,多数制片人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甚至缺乏应有的文化素养。如果前一年有10%的剧情被认为是好的,那么对于电视台和电影发行者来说,他们看待新项目时,难免会从过去那10%的成功例子找依据。新作品凡是看起来符合那10%模式的就认可,凡是有不一样的地方,就予以否定。结果就是:扼杀创意![详细]
网友称造型逼真到想吐
新版红楼梦“铜钱头”很雷人
曹操气质输了几条街
男人头上“花团锦簇”
天使就是天上掉下的屎
不懂宝玉也不懂富二代
刘备台词来自明末清初顾炎武
官人你真想勾搭奴家?
西游记还是西厢记?
黛玉裸死是尊重原著?
吕布貂蝉浪漫偶像剧
太豪放潘金莲裸肩床戏
特技带来更多穿帮画面
船身两侧惊现轮胎
常胜将军赵云有直升机支援
潘金莲“私会”抱球帽哥
【老版红楼梦】
【老版西游记】
【老版三国演义】
【老版水浒传】
【新版红楼梦】
【新版西游记】
【新版三国演义】
【新版水浒传】
【批判派】 翻拍剧不要把观众“拍翻”了
·王孙:经典的翻拍不能是对观众的“拍翻”。拍电视剧虽然是娱乐,但取悦观众不是要恶搞甚至乱搞。经典之所以经过了时代的考验,是因为包涵了很多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而电视剧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如果背叛原著经典的本来面貌,就无法起到这个作用,也失去了观看的意义。
·风很大:如果翻拍经典不仅没有传承经典的精髓,反而曲解了原意,扭曲了价值,那简直就是在糟蹋经典,浪费金钱,伤害观众的感情。
·海绵宝宝:所谓经典,就是一部作品不断被翻拍就叫经典,翻拍得越差,这部作品越经典。估计导演和演员的想法是:独雷雷不如众雷雷,雷雷更健康。吃别人嚼过的馍,有啥味道?估计都想吐。
·烁烁:潘金莲不再是“天下第一淫妇”,只是个受人诱惑后做错事的良家妇女,大观园里的金陵十二钗则被认为演绎了一段阴森甚至有情色意味的故事……现在的名著翻拍简直是在糟蹋经典,影视界的浮躁可见一斑。[详细]
【力挺派】 翻拍剧也有可圈可点之处
·观山樵夫: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审美观念。小时候看《西游记》六小龄童版,觉得很好玩,但是对《西游记》要反映什么是不太懂的。现在看了新版《西游记》,感悟就多一些,这个作品增加了对原著的解读,比如佛的慈悲,让人思考更多一些。
·西园无忌日:我并不反感翻拍剧,像张纪中导演的翻拍还是有可圈点之处的,比如气势宏大,演技尚可。再过几年,“00后”闪亮登场,大概现在的翻拍版对他们来说又成了经典,一如我们视旧版为经典一样。
·大侠你好:翻拍剧继承了传统,但又不完全遵循传统,总是于传统中有所创新。而我们观众呢,也不能完全死守着经典不放,应该采取包容的态度看待翻拍剧,用欣赏的眼光看待翻拍剧中的变化,同时可以重温经典。
·刘晓军:比起经典,其实翻拍应该是更加成熟了。导演、演员的水平应该超过第一部,否则没办法把这个市场打开,所以对一些经典原著进行翻拍,对中国的导演、编剧的水平提升是有帮助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