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凝聚精神力量 筑牢文明基石
文明是一座城市亮丽的风景线,也是一座城市幸福的底色,更是铜陵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核。
党的十八大以来,铜陵市坚持以人为本、创建为民,“惠民、育民、便民、亲民”,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持续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通过不断优化城市环境,逐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如今,在铜陵,从城市到乡村,处处都能感受到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强劲脉动。
价值引领,“好人之城”建设更加有力
“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中国好人’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今后,我将继续立足岗位,拼搏创新,为加快建设‘四创两高’现代化幸福铜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回信在铜陵引发热烈反响,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职工”、安徽省道德模范苏保信激动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内涵丰富、要求明确、催人奋进,字里行间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是对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群体的莫大鼓舞和激励鞭策。
2021年度“铜陵好人”暨第十届市道德模范颁奖典礼。
一个好人就是一张城市名片。
十年来,铜陵市始终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坚持把视角对准普通市民,把重点放在基层楼道、乡村和单位班组,创新开展“五推荐、五评选”身边好人活动,持续放大“铜陵好人”品牌效应,累计评选“铜陵好人”602人,推荐113组(158人)当选“安徽好人”、90组(113人)入选“中国好人榜”。铜陵市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承办了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建成了“铜陵好人馆”,连续10年举办“铜陵好人”暨铜陵市道德模范颁奖典礼,组织开展49场铜陵市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六进”活动,创新将“好人”原型融入文艺创作,推出歌曲《好人,你好》、情景剧《生命的意义》、动漫《斑马线上的生死急救》等一批文创作品,持续擦亮“榜样的力量”特色品牌,让好人现象从“星星点点”到“群星灿烂”。印发《铜陵市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管理办法》,帮扶困难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500余人次,颁发“好人”奖金310.7万元、慰问金117.3万元,旗帜鲜明地树立起“好人”就当有“好报”的价值导向。
共建共享,文明创建成果更加丰硕
“童老,平时多注意身体,有什么需求随时联系我们。”9月,铜官区官塘社区“党员帮帮团”成员张文华为困难老人童列龙家中更换完纱窗后,临走前还不忘嘱托几句。
张文华是一位退休老党员,也是社区“党员帮帮团”的积极分子。8年来,他带领支部老党员开展“我为群众换窗纱”行动,义务为社区低保户、残疾人、空巢老人拆换纱窗布1175个,修理门窗820个,受益家庭268户,居民们只要见到他,都会竖起大拇指。
全国文明家庭黄锡文一家。
在铜陵,像“党员帮帮团”这些将文明创建与社区服务深度融合的实践比比皆是。2014年起,铜陵市支持引导本市社会组织有序推进微公益创投项目,在多个社区开展“平安守护”社区治理、“无忧养老”便民服务、“幸福家园”志愿帮扶等服务,基本实现了市区范围全覆盖,带动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为基层社区治理增添新活力。
文明城市创建的过程,就是为民办实事、百姓得实惠的过程。
十年来,铜陵市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创建工作始终,深入开展“五大创建”活动,2015年荣膺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2020年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铜官区、义安区、郊区当选安徽省文明城区,枞阳县入选安徽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新增和复查确认全国文明村镇12个、文明单位17个、文明家庭2个、文明校园3个,安徽省文明村镇27个、文明单位77个、文明家庭5个、文明校园6个。在文明创建过程中,铜陵市持续开展“八项行动”,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将为民服务与文明创建紧密结合,从市民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入手,改造老旧小区、整治背街小巷、提升农贸市场,持续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市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明显增强。
志愿服务,文明实践内涵更加丰富
“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把他们的事当做自己家里的事。”……在义安区西联镇棋杆村,有一支“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她们长年累月地开展关爱慰问、亲情陪护、才艺表演、作业辅导等志愿服务活动,成为辖区留守儿童的“异姓家长”。4年来,志愿者为孩子们筹措资金25.3万元,开展“微心愿”、助学慰问、亲情陪护、才艺表演、作业辅导等多种形式的活动270余场次,服务时长达10800小时。
走进市区阳光社区,多个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囊括了居民生活的各方面,在细微处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同时,该社区还成立了“铜陵好人”志愿服务队,号召社区内的“铜陵好人”定期开展便民服务、爱心帮扶、假期课堂等活动。
在铜陵,“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句承诺。因为有志愿者,这座城市四季如春。
群心村幸福老人“合家福”。
铜陵市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建成483个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市级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巡回团,分层组建“8+N”志愿服务队伍1550支,注册志愿者22.6万人,特别是在2022年3月,全市共组织招募志愿者5万余人,累计服务时长300余万小时,成为疫情防控中一支重要队伍。深化义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常态化开展“强国复兴有我”“举旗帜 送理论”“我们的节日”等活动10万余场次,参与群众达400万人次,培育“同在党旗下·初心大讲堂”“好人工作室”“爱的N次方”等一批活动品牌。评选表彰了市级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425例,入选省“月评十佳”志愿服务先进典型104例,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4例。义安区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分团被中宣部授予“全国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立德树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更加提升
“江豚长着可爱的弯弯嘴,所以被称作‘微笑天使’,它食性单一、繁殖力低,其生存状况是长江生态好坏的一面镜子……”日前,在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候选人钱书瑶为前来观赏江豚的游客义务讲解江豚的属性。
因为对江豚的喜爱,11岁的钱书瑶经过选拔成为了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名红领巾讲解员。4年来,她利用寒暑假时间,义务服务群众参观展厅、讲解江豚知识50多场、受众3000余人次。
不负韶华,筑梦未来。小小少年有护豚之心,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环保脚步虽稚嫩却稳步前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青少年心间树立理想信念,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铜陵市培养担当时代重任接班人的立足落脚点。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实践活动。
十年来,铜陵市坚持立根铸魂、价值引领、实践育人,通过教育引导、活动开展、阵地建设等有效举措,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项工作,2015年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称号。充分发挥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作用,全面推进党的创新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课堂打造成为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重要场所。深入推进“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童心向党”“强国复兴有我”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评选产生铜陵市“新时代好少年”50人,推荐2人当选安徽省“新时代好少年”。筹集资金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26所,自建乡村学校少年宫和复兴少年宫19所,实现“一镇一宫”全覆盖要求,建成1所市级、4所县(区)级、394所校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站),让农村孩子享受到与城区孩子同样的素质教育。
环境整治,爱国卫生运动更加深入
“蝇类主要传播的疾病是什么?”“除‘四害’是指哪‘四害’?”……今年9月,在铜官区鹞山社区文化广场上,第13个爱国卫生法治宣传周活动开展。活动现场,相关工作人员通过悬挂横幅、陈列展板、设置签到墙、义诊问询、爱卫知识有奖问答等形式,向广大市民宣传《安徽省爱国卫生条例》《安徽省防控病媒生物管理办法》等知识,增强广大市民依法开展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识与能力。
今年是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铜陵市广泛开展科普宣传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等各类健康知识科普活动,同时,依托爱国卫生工作网络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持续开展低碳环保主题活动,真正把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深入到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工作之中,文明健康理念已深入人心。
“爱国卫生月”主题活动。
十年来,铜陵市持续强化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科学实施病媒生物防制,广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2011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2021年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四连冠”。累计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和各类专项整治活动2300余次,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广泛开展爱国卫生月、爱国卫生法制宣传周等主题活动,设置固定健康教育宣传栏1000余处,发放倡议书等宣传折页93.5万余份,全面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水平,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社会大防线。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站在新的起点,铜陵市精神文明建设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实施文明创建工程为抓手,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不断深入,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为加快“四创两高”现代化幸福铜陵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敬请关注“安徽文明网”微信公众号